日记-2023.3.14

Dwight

|Mar 15, 2023|Last edited: 2023-9-14|
date
Mar 15, 2023
slug
230315
status
Published
tags
Dairy
summary
type
Post
今天从天桥上看到楼下公园的状况,所有草皮,树木,石板路全部被清除,一点也不剩下,铺上绿色网布,留下正中央榕树巨大的枯根没有铲除。榕树向来低矮粗壮,但那么巨大的树桩仍旧让人震悚。我对树其实不能说了解,甚至亲近,我在钢骨和水泥之间被养大,但我偏爱这些安静的生命,因为年幼时候曾经去台风过后的山林,树木被折断,拔起,鲜黄色的断面暴露在黑土里,我感觉自己闻到了一种震耳欲聋的痛苦,一种和平日几乎一致,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悲伤。我无法解释,或许这是我被幻想文学豢养出的古怪错觉,但那天山里的气味真的非常不一样,悲伤,沉默,低迷,但同时隽永,像痛哭之后的沉默。我也闻到过真正茁壮而傲慢的树林,在骤雨和雾气之中用油亮的树叶滑过我的肩头,用寒意和清香嘲笑我这具温暖腐臭的血肉之躯。它们才是这块土地真正的子嗣,我在那个时候就明白,而且一边回味,一边恐惧再次进入那块森林。我并不觉得树木慈悲平静,我认为树木智慧而沉默,有着动物一样的边界观,而且看不太上我们这些过分灵活的走兽。我喜欢树,所以看到推土机会讨人嫌地大叹气。
一个半月之后要举行漫展,我原本计划多画几张图去印明信片,但已经浪费了一个多月,现在看着平板大脑空白,不知道要画什么。我的身体似乎总在这件事上戏弄我,一旦我决定写东西,画画一定毫无灵感,一旦我沉迷绘画,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真他妈邪门了。我其实对同人创作没很有激情,从小就是写原创的东西更多,但我一直很向往这些活动,我认为让一群年轻人暂时抛下狭义的自我,去投身一个抽象的主题是很有趣,很可爱的事情。但至少在国内,因为举报成风,这种单纯的内容交流和分享变得危险,加上似乎是商品社会加剧了人的焦灼,这些人之间的敌视和切割也越发明显,还有被追捧的虚荣也远超我刚开始接触这种圈子的时候。我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完全不认为政治能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微观气候,我认为“在高压政治下,你的房间自然会很杂乱”是很扯淡而且不负责任的想法,但现在我也得说或许有些道理。我突然想到很早时候我追一个英剧,讲现代背景的福尔摩斯,当时看了一篇作者早就不见踪影的同人文,讲福尔摩斯得脑癌,选择安乐死,和华生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天。其实这么一说确实是很常见的同人文套路,但当时我没上过这种当,大为震撼,而且全身心相信如果真发生这事,一切会像她写的那样。当时逐字啃完英文,勉强读懂,根本谈不上欣赏行文,但这位作者写得相当平实而纤细,用词并不难,悲伤像木棍之间的毛线,松软但细密地交织在一起,最后变成一团回响着你体温的绒毛。我其实还挺确定如果我现在再去看一定会很不喜欢,但我仍旧愿意给这位作者我能想象的最高赞誉,那篇文章里单纯就是作者能想到的,能倾注的最纯粹的爱意。我怀念那种体验和确信,所以偶尔我也会想,是啊,那我再去赌一把,我也想再参与一次这种事情,成为别人的这种体验,或者我自己再体验一次。因为这种很个人的缘故,我也不愿意像很多女权主义所做的那样,指责这些沉迷于男同性恋情的作者不够先锋。一方面是我完全理解这其中社会对女人性压抑的后果,还有对异性恋情的神化是什么样,还有就单纯是我作为创作者的小小偏袒。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能明白自己是什么,在爱什么偶像,沉迷于什么符号,虚构文学就不该,也不会存在。虚构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就是在这些模棱两可的间隙之中窥见自身灵魂真身的过程。正因为我们无法认清自己,无法掌握关于世界运行的全部真相,这些故事才如此耀耀生辉,因为每一面镜子里都是我们自己的肖像,因为自我就是被外物折射才显出形貌的,我们从这些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脚后跟和后脑勺。这就是在指责酒鬼喝醉,我就冲这来的,那不然呢。大家都需要一个过程,认知自己本身就是一种privilege,如果连这都无法相信,也就不要妄想掀起社会运动了。
说得太多又太斩钉截铁,我总是犯这种错,我的二十年人生几乎在书架里空耗,其中九成还全是小说,我懂个屁。最近没有住在新家,因为家具味道还重,再散一散。但我已经心里把那里看作我的家,现在是借住。那边入夜就死寂,因为周围尚未开发起来,小区里住户也不多,甚至因为层高,虫鸣都不响亮。我太喜欢了。
写到这里。